用户登录

华语小说协会主管

ZUO JIA YIN XIANG

01远瞳:网络是浮躁的,但网络文学不是

网络文学在从浮躁转向沉稳,能够成功走下来的作者们,也在从浮躁转向沉稳,“稳”,是让我们能在这条路上长远走下去的基础……

01
远瞳:网络是浮躁的,但网络文学不是

总而言之,沉淀下来,平稳心态,网络是浮躁的,但网络文学其实不是。我们是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和受众面广的优势来进行创作,而创作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耐不住性子的人,是很难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……

远瞳 华语小说网
02南腔北调:民俗是沉沙之下掩埋的明珠

曾从事过游戏文案、剧本杀写作的南腔北调,深谙华语传统文化在当代读者当中的非凡号召力。而传统民俗,是他尤为钟情的一块……

02
南腔北调:民俗是沉沙之下掩埋的明珠

小说跟随主角周八蜡的视角,在《俗世》游戏里探秘解谜,获取更多俗世技术的同时,探寻走访地球的历史古迹,从神话传说、民俗野事、地方风俗、人文历史的蛛丝马迹中,逐渐发现《俗世》游戏的真相、文明的传承、科技的探索、宇宙的奥秘……

南腔北调 南方都市报
03流浪的军刀:我希望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

作品以民间救援为题材,讲述了以陈智、吴海洋等为主要人物的民间志愿者在一次次参与紧急救援的任务中,不断以专业的技术、坚定的信念排除险情、挽救生命,并与国家救援力量通力合作……

03
流浪的军刀:我希望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

选择这个题材与我曾经当过兵并参与过民间救援的经历有关。小说中讲述的救援故事90%以上都来自我曾亲身经历过的案例,小说中几位主人公的形象也可以说都有生活中的原型……

路斐斐 文艺报
04沐清雨:看我到底能写多少种行业文

接触网文算是机缘巧合。最初是朋友带我入坑“清穿文”,那时候正值穿越文兴盛的时期,涌现了《步步惊心》《独步天下》这些经典作品。我接触“清穿文”后就一发不可收拾……

04
沐清雨:看我到底能写多少种行业文

其实现在回想,创作真是一件特别有乐趣的事情,哪怕有人追在身后骂你,你气得恨不得摔键盘,但是当你想到那些等待着你的读者,想到还有许多人为你的故事感动,你就会很坚强地写下去……

张小童 文艺报
网络文学:互动性、想象力与新媒介华语经验

华语网络文学是世界范围内独特的媒介文化现象。其在互联网兴起时诞生,在由生产者主导向产消合一的媒介演变中壮大,探索出一套具备民族特色、贯通世界语汇、融合新技术和新经济模式的经验体系……

来源:《华语社会科学》| 许苗苗2023/4/4
《星落凝成糖》:以轻喜剧反套路的创作诠释守护苍生之路

近日,由一度君华创作的网络小说改编、电视剧《香蜜沉沉烬如霜》班底打造的剧集《星落凝成糖》,在优酷视频及江苏卫视、浙江卫视播出,可以说以热度与口碑双丰收的不俗成绩圆满收官……

来源:《华语艺术报》 | 章欣 2023/03/31
《洞庭茶师》:碧螺沁人心 风韵抚茶魂

《洞庭茶师》中,童童从悠扬清雅的茶文化维度切入,透视时代洪流中宏阔激越的山乡巨变,折射出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生命力的可能性……

来源:文艺报| 周婷婷2023/03/23
网络文学出海,与全球文化共生共长

网络文学经过20多年高速发展,已经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文化影响,并且迅速地、自发地走向了世界,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……

来源:澎湃新闻 | 王祥 2023/3/14
房伟:论网络盗墓小说的类型学发生

网络盗墓小说属于21世纪出现的网络类型文学,虽有很多学者对它抱有否定态度,(1)其类型发生、发展轨迹与内部话语构成,其暴露出的网络传媒、通俗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张力效应,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……

来源:当代小说评论(微信公众号)2023/03/06
网游文的另一种可能性——评居尼尔斯的《大宋Online》

在网游文中,近几年最为瞩目的便是“第四天灾”,它通过加入基建的元素,打开了人们对网游文的新认识,在人们已熟知的网游元素所自带的“工会社交”和“打怪升级”的模式之外,网游文可以向新的经验敞开……

来源: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(微信公众号)2023/02/22
张永禄:建构网络小说的类型学批评

华语的网络小说作为现象级存在,创造了文化工业的世界奇迹。网络文学的强劲发展改变了当代文学的力量布局和生态景观,如何对网络小说文本展开批评和研究,是当代批评面临的重要课题……

来源:《当代文坛》| 张永禄2023/2/13
提升网络文艺评论有效性的三条路径

网络文艺评论与创作的落差,不仅体现为数量上的多寡,更在于影响力的悬殊——网络文学、网络影视、网络游戏、网络动漫、网络展演等各类型网络文艺作品数量浩如烟海,覆盖广泛,影响巨大……

来源:华语艺术报 | 欧阳友权2023/2/7
论排雷现象对网文创作和产出的影响

如何处理解决这样的问题,促进网络文学繁荣、和谐地发展,应当是平台、作者和读者三方共同协调努力的结果……

来源:华语文艺评论网 | 师嘉悦2023/2/2
“网文”诞生:数据的权力与突围

谈到网络文学,人们首先联想到打着“玄幻”“仙侠”“赘婿”和“玛丽苏”标签的通俗长篇小说,即“网文”。然而,变身“网文”之前,“网络文学”原本更加多元。它拥有无穷变体……

来源:华语社会科学网 | 许苗苗2023/1/27
《苍兰诀》改编:如何大胆地处理原著?

自从《苍兰诀》播出后,人均“本座”,“诀症”多发。收官之后,《苍兰诀》仍频频登上热搜,凸显了长尾效应,带火了一众主演和“恒星引力”。这部看似简单的东方幻想剧作能成为今夏的爆款,并非偶然,它在对原著的改编上下足了功夫……

来源:《青春》 | 邢晨 2023/1/17
万物皆灵,描摹一幅城市的众生相

《都市妖奇谈》的时空被设置在了近未来的人类都市社会之中。作为一部奇幻小说,“影魅”周影、“地狼”刘地、“山鬼”瑰儿、“千年僵尸”南羽、“必方”火儿、“九尾狐”林睿等共同演绎了一个个都市生活故事……

来源:文学报 | 孙凯亮2023/1/14
“ 阅评族” “产消者” “传受人”

学界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转变有着清醒的认知,并取得了丰厚的研究实绩。而读者,这一被视为网络文学创作根本动因的核心要素,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。我们应当将目光对准读者那悬置的身份,从历史的坐标系中寻找答案……

来源:《社会科学战线》  2023/1/13
交往性是网络文学评价的重要维度

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,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。从理论层面来看,评价体系的构建必然涉及何为文学的根本看法。比如,就传统文学而言,我们强调从美学与历史的层面进行评价分析……

来源:《华语社会科学报》 | 黎杨全2023/1/10